阻燃效果最好的是什么紡織品啊 ?
文章出處:安得化工 人氣:發(fā)表時間:2018-04-19 11:30
一類是原絲阻止燃燒改性法目前生產(chǎn)的阻燃腈綸和滌綸, 大多采用共聚法, 由于阻燃劑結合在大分子鏈上, 阻燃性能持久。日本的阻燃滌綸Heim 和阻燃腈綸Kanecaron, 德國的阻燃滌綸T revira Cs 和阻燃腈綸D ralon C , 美國阻燃腈綸O rlan, 意大利的阻燃滌綸W istel FR , 還有英國的阻燃丙稀酸脂纖維In idex, 都是采用此法的知名品牌。共混法特別適合沒有極性基團的聚合物, 例如聚丙烯。阻燃聚丙烯一般為海島型, 為保證外觀, 多采用把阻燃劑置于纖維芯部的皮芯復合型, 作為代表的有瑞士的阻燃聚丙烯Sandofam 5071。還有美國的阻燃粘膠Du rvil, 也是共混法制品。接枝改性是用放射線或化學引發(fā)劑使纖維(或織物) 與阻燃單體接枝共聚的方法, 其效果好, 成本高,還沒有工業(yè)化。日本的尤尼奇卡公司在“特開平5- 78978 防熔阻燃聚脂纖維加工方法”專利中提出, 對含磷(P)率(0. 1~ 5)% 聚脂纖維織物進行電子輻射[ (150~ 500) kv, (5~ 30)M rad ]后, 讓分子量小于200 的單體在其上進行基體聚合, 使附著量達到7% 以上, 可以獲得防熔阻燃織物。
我國改革開放以來, 引進了一些國外先進技術, 但在原絲阻燃改性方面差距較大。不過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, 齊魯石化集團經(jīng)過幾年攻堅, 建立了阻燃滌綸的一條龍開發(fā)體系, 研制了一種新的含磷(P)阻燃劑, 它能連接在聚酯的分子上, 使之具有較好的阻燃性能。
二是織物的阻燃整理法。阻燃劑有機是以溴系、磷氮系、氮系和 紅磷及化合物為代表的一些阻燃劑,無機主要是 三氧化二銻、 氫氧化鎂、 氫氧化鋁,硅系等阻燃體系。根據(jù)組成,添加型阻燃劑主要包括 無機阻燃劑、 鹵系阻燃劑(有機 氯化物和有機 溴化物)、 磷系阻燃劑( 赤磷、 磷酸酯及鹵代磷酸酯等)和 氮系阻燃劑等。這類方法可分為: 浸軋焙烘法、吸凈法、有機溶劑法、涂布法和噴霧法。在纖維素(cellulose)纖維的阻燃整理中, 有名的瑞士汽巴- 嘉基公司的Pyrovatex CP 法、美國南方研究所的TH2PC (四羥甲基氯化磷)酰胺法、英國普魯本公司的P roban 法和磷酸(化學式: H3PO4)- 尿素(Urea )法(Banf lam 法) 等都屬浸軋焙烘法。維綸的阻燃整理也多采用浸軋焙烘法。有機溶劑法在安全上有不少問題(Emerson), 一般不采用。涂布法使織物整理后發(fā)硬, 多用于篷布及裝修飾品布。滌綸的整理可用吸凈法, 據(jù)說日本帝人公司1980 年開發(fā)的阻燃后整理滌綸(EXTER- A ) 的性能可與原絲阻燃改性滌綸(EX2TER ) 媲美。混紡織物的阻燃整理還沒有系統(tǒng)的經(jīng)驗可循, 不過, 我國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研究的87 阻燃滌棉布, 已積累了幾年工業(yè)生產(chǎn)的經(jīng)驗, 其性能超過了美國L eb lanc 公司的同類產(chǎn)品。
紡織品燃燒是受熱到一定程度而產(chǎn)生的破壞性反應, 因而, 阻燃與防熱聯(lián)系密切。此外, 爐前工防護服還應具有防輻射熱的性能; 消防服還應具有防水的性能; 易燃易爆崗位防護服還應具有防靜電(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(tài)的電荷)的性能。勞動者穿著防護服在一定環(huán)境中活動, 就要求防護服具有使用安全性能和環(huán)境安全性能, 為了提高功效, 還要求防護服具有功效性能和舒適性能。顯然, 讓阻燃紡織品具有多功能是客觀實際的需要。
日本公開特許報導過一種采用微膠囊阻止燃燒劑制備阻燃抗靜電(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(tài)的電荷)丙烯腈共聚纖維的方法。東麗公司在“特開平8- 260351 阻燃聚脂纖維的制法及其安全網(wǎng)”中, 提出了在聚脂纖維表面同時附著磷系阻燃劑的聚合物、防老化劑、防污劑、抗菌(fungus)(anti-microbial)劑、防蟲劑、防靜電劑、拒水劑、柔軟劑、染料和聚胺脂樹脂, 以獲得具有優(yōu)良耐久性的阻燃拒水的多功能的纖維。北京印染曾用阻燃腈氯綸纖維與日本東麗公司的SA —7 抗靜電纖維混紡交織成阻燃抗靜電混紡織物。杭州化工研究(research)所曾用“雙抗”聚丙烯母粒制成了防靜電阻燃編織網(wǎng)袋。1998 年原勞動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與總后軍需裝備(Equipment)研究所采用國產(chǎn)防靜電纖維織成高防靜電滌棉布, 再經(jīng)一浴整理制成了手感好、無氣味的高防靜電阻燃滌棉布, 并完成了工業(yè)擴試。同年, 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還用芳綸1313 與棉混紡交織成了耐高溫阻燃織物, 并成功地解決了芳綸1313 著色難的問題, 目前正在進行工業(yè)化試驗?! √岣呔埘サ目谷坌允且粋€研究熱點。尤尼奇卡公司在“特開平5- 78978”專利中, 提出了防熔阻燃聚脂纖維加工方法, 該公司還在特開平7- 42080“合成纖維布的抗靜電防熔加工方法”專利中, 介紹了使錦綸具有持久的抗靜電防熔性能, 而不會引起染色牢度下降和硬化的方法。東麗公司在“特開平8- 218226 耐火性優(yōu)良的聚脂纖維”中, 提出了阻燃聚脂纖維的共聚法和添加聚四氟(fluorine)乙烯(fluoroethylene)(Polytetrafluoroethylene)的防止聚酯燃燒熔融的方法。提高阻燃織物的撕破強力是又一個研究熱點??蓸符惞镜摹疤亻_平7- 166422 阻燃聚脂纖維”專利, 提出了用添加磷化(phosphorization)物(磷原素重量2000ppm ) 和固體微粒(內(nèi)容:原子、分子、離子)[ (1~ 100)mLm , (0. 01~
5. 0)% 聚脂重量]的縮聚法, 獲得了高韌性阻燃聚脂纖維。想方設法解決抗熔性和高韌性之后, 整理阻燃織物的發(fā)硬問題是第三個研究熱點。鍾淵化學工業(yè)(株) 認為, 采用三聚氰酰胺(acylamide)之類阻燃劑很難獲得柔軟耐久的阻燃布, 它在特開平8- 209537“柔軟耐久的阻燃布”中提出用含磷[ (011~ 30)% ]的阻燃劑整理加入銻(Antimony)化物(1~50)% 的含氯合成(解釋:由幾個部分合并成一個整體)纖維與纖維素的混紡布來達到。東麗公司在“特開平8- 13877 阻燃聚脂的制法”中提出了阻燃聚脂纖維的制法及其混紡布的整理法。在加熱縮合聚脂時添加(0. 8~
3. 0)%[ 最好是(
1. 0~
2. 0)% ]磷化物和一定量的(按公式計算的) 一種以上的金屬(M
G、L
I、Ca) 化合物。
在“特開平7- 166421 碳化型阻燃聚脂纖維的制法”中提出的炭化方法有三種: 在(160~ 210) ℃下干熱處理; 采用(90~ 130) ℃的飽和(saturation)蒸汽或(120~ 180) ℃的過熱蒸汽處理; 在氮氣中以(1~ 30)M rad 的射線照射。
日本聚脂(株) 在“特公平8- 6209”和“特公平8- 19527”兩個專利(意為: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)中提出了阻燃聚脂皮芯復合纖維的制法, 皮是普通聚脂, 芯是阻燃聚脂。阻燃劑有機是以溴系、磷氮系、氮系和 紅磷及化合物為代表的一些阻燃劑,無機主要是 三氧化二銻、 氫氧化鎂、 氫氧化鋁,硅系等阻燃體系。根據(jù)組成,添加型阻燃劑主要包括 無機阻燃劑、 鹵系阻燃劑(有機 氯化物和有機 溴化物)、 磷系阻燃劑( 赤磷、 磷酸酯及鹵代磷酸酯等)和 氮系阻燃劑等。
由于織物火災的威脅, 必須健全有關法規(guī), 加強織物的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檢驗, 推動阻燃紡織品的發(fā)展。我國阻燃紡織品的研究(research)水平不低, 但工業(yè)化不夠, 特別是監(jiān)督檢驗必須加大力度。在滌綸研究開發(fā)的三大熱點上, 我國也應投入更多的力量。阻燃紡織品具有多功能特性是客觀現(xiàn)實的需要,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, 多功能阻燃紡織品的研制與開發(fā)已成為世界阻燃織品發(fā)展的新方向。
下一篇:阻燃母粒的幾點優(yōu)勢 上一篇:阻燃塑料重要應用領域—連接器的秘密
熱銷產(chǎn)品
熱門文章排行
- B級和B1級阻燃標準有什么不同?
- 美國NFPA 701阻燃標準是什么
- 七大方法解決塑料異味
- 阻燃劑的阻燃策略
- 阻燃劑的阻燃策略
- 溴系阻燃劑阻燃機理
- 全球禁用六溴環(huán)十二烷阻燃劑
- 液體阻燃劑配方成分分析檢測
- 阻燃劑的阻燃策略
- 高分子材料阻燃方法的分類及基本原理
公司動態(tài)
- TCPP阻燃劑為火災發(fā)生后的消防工具
- 次磷酸鋁阻燃劑屬于化工合成原料
- 一種使用連續(xù)反應結晶法制備次磷酸鋁的
- 論化企如何適應新常態(tài)促行業(yè)發(fā)展
- 國內(nèi)TCPP,TCEP阻燃劑的市場潛力將被挖掘
- “創(chuàng)業(yè)教授”研發(fā)環(huán)保阻燃油漆
- 次磷酸鎂
- 2017年底起中國將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
- 次磷酸鋁阻燃劑危險性及急救措施
- 純棉織物無甲醛耐久性阻燃劑特性
行業(yè)動態(tài)
- 氫氧化鋁阻燃劑的阻燃機理
- 早期的阻燃高分子材料
- 我國次磷酸鈣市場調(diào)查報告預測
- 氫氧化鋁作為阻燃劑的原理
- 磷系阻燃劑都有哪些?它的阻燃原理是什
- 有毒阻燃劑就在身邊 如何尋找替身
- TCEP等塑料阻燃有哪些等級分類?
- 辛酸亞錫催化劑相關介紹
- 次磷酸鋁阻燃劑基本知識分享
- 化工企業(yè)實施糾正和預防應注意問題?